展厅展馆的历史变迁


        展览馆场馆的演变与会展业和展览活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当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建设能力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阶段和展览场馆的总体水平往往取决于该地区的总体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发展会展业作为经济支柱的重要经济贸易手段的地区,展览馆的规模、布局、建设和实施水平远远高于不重视的。

长期以来,欧洲展览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一直是西方建筑新思想和新潮流的发源地,因此欧洲展览馆的演变是世界展览场馆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

德国是欧洲展览业和展览馆发展的重要基地。在近800年的会展业发展历史中,德国展览馆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演变。德国大部分用于展览和贸易的建筑都是从房屋发展而来的,它们的外观基本上是1/2的砖木建筑,其中底层被用作工作和贸易场所,二楼是生活和储藏室。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砖石结构为主的展厅逐渐普及,不仅规模逐渐扩大,而且使用更加专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诞生,展览馆的展厅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展厅建于1869年的莱比锡。由于传统交通方式如马车、步行等的限制,20世纪以前德国的展览场馆大多位于市中心。随着机械化交通工具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铁路运输的普及。展览馆的位置开始向城市边缘转移,位于郊区,场地松散的展览馆发展为没有中间柱和大跨度空间的单层建筑,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展览馆大多采用多层空间的形式,以节省土地。

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的展览建筑发展与德国相似。在19世纪历届世界博上,现代展览建筑的雏形逐渐出现,如1851年伦敦世界博著名的”水晶宫”和1889年巴黎世界博的”巴黎机械馆”。”水晶宫”采用预制施工方法,不到9个月建成,”机械馆”采用钢三铰拱结构,大跨度展示空间115米。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这些展厅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快速的建筑方法,反映了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和功能建筑思潮。

赛道展览为您订购到优质展位,为企业定制设计全年展览计划。